郑州:让创新创业成为城市名片
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设在郑州,不是偶然的。“这与近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以‘郑创汇’为主的双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分不开。”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与服务业处负责人表示,郑州创新创业一直走在河南前列,对全省创新创业水平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郑州市科技局局长夏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2015到2021年,“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连续走过7个年头。大赛聚焦核心技术,激励原始创新,吸引了国内外上万个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参赛,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让双创蓬勃发展的生态圈勃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价值,已成为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双创品牌。
2020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235家优秀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有9家,居北京、上海、广州、南京之后列第5位。
近日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郑州进入全国20强,在黄河流域各城市排名第一,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研发经费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8.8%,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速。郑州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由310家增至2103家,5年增加近7倍。
夏阳说,对一个内陆城市而言,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背后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双创工作的支持,也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郑州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在建设一批高度专业化的载体和引智平台的同时,全面打造“郑创汇”等集政策、服务、平台、融资等优势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和生态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树立品牌”方式,为创业者搭建了一个集路演展示、创业辅导、资本对接及媒体传播为一体的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成为推动郑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力量。
截至目前,郑州市拥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55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达86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000家。仅郑州高新区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模式,还在政策先行先试方面大胆探索,构建了“1+6+N金梧桐”政策体系,推出12项创新型政策,从载体、平台、政策、金融各方面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有政策,就有遵循;有激励,便增动力。郑州市在认真落实国家、省支持创新创业政策的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门类齐全、含金量高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首先,郑州市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供给,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涵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认定奖补、孵化运营补贴、“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补贴等涵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支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其次,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兑现。对新认定(备案)的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10万—200万元的奖补,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孵化载体给予10万—50万元的运营补助,对“郑创汇”大赛月赛和年度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5万—100万元奖补。简化补贴申报、审核程序,尽快下拨各项补助。2021年汛情、疫情期间采取网上申报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半年就对105家孵化载体和获奖项目拨付补贴资金3450万元。
再者,实施倍增计划,壮大创新主体。近3年,市财政投入16.7亿元补助研发活动、投入4.8亿元支持重大科技专项、投入2.7亿元支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创新企业快速发展。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乔 地)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6日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日前,相关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这一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新能源产业资源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涵盖原料生产、装备制造、电站开发运营、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由谁来承担回收责任”,是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线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推进新型无线、新型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行业加快补齐高端器件、基础软件等短板,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近期取得了重要收获。其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的考古队,会同航测、年代学、环境考古的专家,经过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熊家岭、郑畈等多组史前水利系统。
日前,在海南陵水的深蓝海面上,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大型海上吊装船的投放作业下,徐徐下沉。
在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上实现新突破,才能不断提升“以竹代塑”产品市场占有率曲竹自行车、竹制足球、竹餐具、竹电子秤……在今年的服贸会上,国际竹藤组织展厅中的各种竹藤制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德国和荷兰科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一颗婴儿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气体和尘埃盘内探测到水以及形成地球等天体所需的其他分子。科学家此前认为,这种极端环境不适合岩石行星形成,但最新发现表明,类地行星或许能在更广泛的宇宙环境中形成。
人们通常认为,疾病是由异物(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引起的,但影响人类的数百种疾病,其实是由细胞蛋白质生成错误引起的。
中国散裂中子源,为洞察微观世界、探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提供了新的“超级显微镜”,让中国科研人员的笑容更加自信。
涵盖了步行、骑行、地铁出行、公交出行、不停车缴费、机动车停驶、混合动力汽车出行等低碳出行场景,以及无纸化办公和在线会议等低碳办公场景。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尚无大功率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的空白,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设备的研究与试验验证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