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清代表:我来自于人民必将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清江浦区人大代表、浦楼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延清在为民服务上践初心,在基层治理上显担当,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通过不断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信访问题能否得到良好化解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更关系到民心向背。浦楼街道居民马某30多年来持续反映对1986年的拆迁安置和法院判决结果不认同,面对此棘手难题,李延清主动靠前,多次与马某当面洽谈了解事情经过,做足思想工作,推动案件重审,并主动与区法院对接,跟进案件进展。2023年初,通过多方共同努力,马某欣然接受了最终的处理结果,30多年的问题顺利化解,马某还亲自到街道为李延清送上了“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
此次问题的化解是李延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也体现了其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通过对一件件小事、急事、难事的解决,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感。
“有了楼道灯,再也不用担心晚上出门会一个没注意踩空楼梯了,真不错!”家住浦楼街道化工新村四区的张阿姨开心地说道。
化工新村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电化厂、橡胶厂、化肥厂等企业的职工宿舍楼组成。其中四区、八区部分单元楼道存在无楼道灯、楼道灯破损且常年不亮的问题。在收到居民在代表“码上办”提出的建议后,李延清亲自带队组织社区网格员和小区物业开展实地走访了解实际情况。接着,又通过代表选民议事会,最终决定对40个单元的无楼道灯或楼道灯破损进行安装或维修,由社区统筹施工经费并做好施工保障和服务。截至目前,涉及需要维修更换的单元楼道灯均已投入使用。
社区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更是一项精细化工作。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李延清通过推动整合优化“人、财、物”资源,全力以赴投身基层治理探索实践,聚力推进基层治理服务向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努力形成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逐步显现,化工新村小区获评省宜居示范居住区。
浦楼街道强化重点项目一把手亲自抓,重点企业分管领导具体抓,重点行业部门一线抓,实现企业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为加快欣佳尼龙PBT丝束生产项目供地,李延清多次与属地单位及区资规局、农水局、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召开会办会,并邀请区环保局实地指导,集中解决社保人员协议签订、环评手续办理等问题。目前该项目所涉土地已顺利摘牌,正在准备项目施工图审设计。
“前期帮办服务的的新天地万吨肉制品加工项目已经竣工投产,2023年开票收入达到1.89亿元,缴纳税金822万元。这既给了我们信心,也给了我们动力。我们会持续做好企业帮办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出浦楼人大的力量。”李延清说。
服务企业,心系经济发展大局;履职为民,彰显人民代表本色。下一步,李延清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力谱写清江浦区现代化浦楼新篇章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