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宝藏的线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碰到长假了,反而很多人开始烦恼了,尤其是中秋国庆这种长假,也是一年结婚的高峰期。如果在家待着,就能接到很多的喜帖,不去也不行。如果早早决定出去玩了,躲了这喜宴,但是看到酒店民俗,突然涨了好几倍的住宿价格,也是心痛不已。在家出外,都是一个难题。
现在参加婚礼,花费真的挺大的,寻常关系都是500元,如果关系好一点,那么1000元是起码的门槛价。这一代年轻人工资又不高,碰到扎堆结婚的也是叫苦连天,国庆节,中秋节以及五一、端午节和春节,都是结婚嫁娶的集中时间区域,几个红包一送,这个节就不能过了,因为所有的钱搭进去送礼金都不够。
即使结婚受的喜帖也有远近亲疏之风,有些婚礼参加是发自内心的,想给新人多凑点钱。但是有些婚礼参加,那真是可去可不去,有可能是关系平平的同事,也有可能是已经好几年不来往的亲戚。但是喜帖已经收到了,自己又没有找到理由推脱,这怎么办呢?新人过一段时间,也早就忘了自己这一份礼金,可能是凑了又凑才凑齐的。
现在已经有年轻人做出了表率,在十一长假之前就已经在各个群中呼吁。如果结婚随礼只随100元,如果是同事结婚,那么大家集体包一个红包。一般关系的结婚礼仪就不参加了,只参加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有着频繁往来的亲朋好友婚礼。在我们90后和00后这两代人,他们真的表达出“学会拒绝很重要”,拒绝跟随婚庆奢靡之风。
支持这一代的年轻人整顿份子钱,他做了我们这一代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未来人家如果想办婚礼,主家也应该仔细想想。到底这个婚礼应该办成可以赚钱的婚礼,还是应该鼓励喜庆的婚礼?如果想办的喜庆一些,不想从中赚钱,那么在发喜帖时可以事先说明,让接喜帖的人也少一点压力。
在浙江丽水,一个民宿的女老板打开某平台的页面看一下订房情况。结果真的让她震惊了,民宿定价的每天680的客房,已经被平台偷偷摸摸改成了国庆特价2780。那么可以算算账,客户如果在平台下单,钱是进了平台账户,之后平台与民宿老板进行结算,因为还有扣点等等,民宿老板可能也只能结到600元最多,但是平台就可以在一间房上赚到2180元。
互联网的资本吃相是极其贪婪的,而且他们也是极其胆大妄为的,只要能谋取到利润,有时候什么事儿都敢做。民宿女老板还以为平台出现了系统错误。但是平台客服明确告知,没有任何错误,而是平台根据“国庆特价”调整了价格。曾经有农贸市场的菜霸,农民来卖菜,他要求售价都加一块,然后多出来的一块,再加上农民还得交出两毛全部归他。难道节假日酒店民俗的价格无人监管吗?
节假日需求旺盛,如果酒店民宿的价格涨幅合理且明码标价,供需关系微微上调价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这种价格调整可不是上涨50%或者上涨一倍就结束了,都是上涨三倍5倍啊,确实他们也是明码标价,但是这明显就是“乘人危,要你命”。
现在唯一能靠得上的法律就是价格法。其中有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囤积居奇或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倍以下的罚款。但是这个法律的具体执行其实还是有困难的,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是引发的影响非常大,或者客户的证据非常齐备,其实很难对这些酒店和民宿的商家进行处罚的。现在很多商家打着市场供求关系下的自由定价,去为自己辩护。
现在还是需要对于节假日各种涨价行为进行规范,希望后续出台相对明确的法律法规,针对性明确,处罚流程清晰,而且能大大提升查处和处罚效率。那么你这个假期如何选择?宅在家中还是迎难而上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