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北京姑娘盖克在1985年因为演了一部电影突然火了。她在电影里演个军官太太,丈夫牺牲后硬是咬牙撑起全家。观众看着她穿着粗布衣裳哭得撕心裂肺,一下子记住了这个浓眉大眼的女演员。当时她已经演了五年话剧,但真正让她出名的还是这部战争片。

  28岁那年,盖克在舞会上认识了罗原。这小伙子穿着军装往那儿一站,说话做事都透着将门之后的利落劲儿。两人好上后,罗原带她回家见母亲。罗家是典型的将军门第,老太太郝治平见过大场面,但听说儿媳是演员时,当场眼泪就下来了。

  老太太有她的道理。罗家三代行伍,丈夫罗瑞卿当过公安部长,家里来往都是体制内的干部。在她看来,演员整天和娱乐圈混,跟自家门风不搭调。连着三天,老太太把儿子叫到跟前哭诉:咱家祖上三代都是扛枪杆子的,你娶个戏子能行吗?

  盖克不是没想过妥协。她主动约罗原见面,刚拿出写好的分手信,转头就买了去美国的机票。当时飞机票金贵得很,她这么做等于把退路都断了。后来才知道,她在美国嫁了个华裔,生了女儿后丈夫生病去世,为了养家只能回国继续拍戏。

  这事放在现在,多少姑娘会骂门不当户不对。但盖克的选择挺现实——她知道罗家老太太不是嘴上说说。当年多少高干子弟找对象都挑门当户对的,更别说开国大将家里。她要是硬嫁过去,早晚得被挑刺。

  老太太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后来盖克因为《高山下的花环》拿了金鸡奖提名,有次电视采访里提到这事,老太太盯着屏幕看了半天,最后只说了句这孩子演得实在。这话里多少带着点认可,但就是不肯松口认这个儿媳。

  盖克后来的人生挺坎坷。回国后嫁过两次,都没长久。最难的时候,她在剧组抱着女儿跑龙套,片场休息就蹲在角落喂奶。现在观众看电视里她演的极品婆婆,很难想象她当年抱着孩子啃冷面包的样子。

  这事放在八十年代特别典型。那时候演员地位还没现在这么高,好多大院子弟宁可找工人农民,也不愿娶女明星。就像刘晓庆自传里写的,她早年在文工团,领导年年给介绍对象,开口就问哪个单位的。

  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老太太死板,但当时社会观念就是这么现实。盖克能顶着压力离婚去美国,搁现在也是狠人。她后来接受采访说过:我宁愿自己挣钱养孩子,也不想看人脸色过日子。这话听着糙,但透着股子爽利劲儿。

  现在再看这事,倒有点时代变迁的意味。当年被嫌弃的戏子,现在成了娱乐圈顶流。罗家后人后来也有进演艺圈的,当年门第之见,如今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对盖克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她现在片酬不低,女儿在硅谷当工程师,日子过得踏实。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