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9月11日—12日,江苏省科协系统“四长”科技服务工作室示范培训班在常熟市举办,7家“四长”科技服务工作室试点单位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做法,赣榆区科协以《聚焦“四长”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为题作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赣榆区科协立足“四服务一加强”职责定位,认真落实上级科协工作部署,聚焦“四长”建设,深入推进石桥镇“四长”科技服务工作室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高效整合、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做足助力乡村振兴文章,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组织建设,落实工作责任。石桥镇建立健全“四长”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吸纳8名优秀“四长”进入镇科协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四长”联系面广、动员力强的作用,把更多热爱科协事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组织活动能力、群众工作经验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充实到科协队伍中,建立“四长”带“四师”人才库,96名专业人员加入基层科协队伍。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镇党政分管负责同志、村“两委”主要责任人担任队长、支队长,农技中心、中小学校、医院、企业等相应组建志愿服务小组。石桥镇设专职科普人员5名、兼职科普人员8名,69名乡村振兴专干(网格员)兼任科普宣传员,有效地保证了科普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制定“四长”科技服务工作室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把四长工作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围绕群众需求、突出部门优势,带动医疗、教育、农业、科技等各领域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为农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类公共服务,夯实基层科协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抓阵地建设,建强服务平台。区科协指导石桥镇科协精心打造“四长”活动阵地,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按照“六有”(有阵地、有人员、有制度、有职责、有计划、有活动)标准设立“四长”科技服务工作室,占地3500平方米,建有科普文化广场、科普文化长廊和润石群众文化艺术中心,配备社区科普馆、科普大讲堂、科普阅览室、科普图书室、科普报告厅等功能室,镇文化站被命名为市科普教育基地,今年,区科协推荐指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申报省科普教育基地。依托23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充实村级科普阅览室、农家书屋,全天候向村民开放,为全镇居民自我“充电”,丰富科学知识,获取前沿社科信息提供有利条件。发挥“四长”科技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四长”对全镇内大小宣传栏、宣传牌定期更新,丰富科普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宣传资料,为普及居民科普知识提供便利条件。积极搭建青少年科普服务平台,依托7所村级爱心驿站,分别由“四长”定点联系。2023年5月被市科协评为“4+1”工作嵌入“两个中心”示范阵地。今年,区科协推荐石桥镇申报市科协“4+1”嵌入式阵地、优秀项目、“四长”科技服务工作室各1个。

  三、抓机制建设,统筹各方力量。一是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市区镇村协同发力、共同推进。连云港市科协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力推动,李非非主席专题批示要求要将石桥镇试点打造成为国、省级亮点示范,亲赴试点单位开展“问需问计走基层”工作调研,实地查看试点馆廊、讲堂等硬件建设,并重点了解“四长”科技服务工作室运行情况,对试点创建工作给予肯定,表示市科协将针对石桥镇科技需求,继续集聚优势资源,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赣榆区委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分管领导、宣传部马部长专题听取工作汇报,批示要求聚力打造亮点工程、示范项目,并亲赴基层走访调研。石桥镇大力支持试点单位建设,高度重视试点申报工作,加强工作研究,加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加大工作投入,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支撑。石桥镇各村积极配合做好试点工作,在参培人员组织、活动场地安排、果树栽培现场提供等方面组织到位,为试点工作向基层延伸、用科技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工作支持。二是建立四方挂钩帮扶机制,市区级科协、市级学会、石桥镇合力共建。签订四方共建协议,明确工作职责,市级科协发挥各部室职能优势,积极链接省市级科技资源下沉服务试点建设;市级学会对接石桥镇实际需求,积极发挥赋能作用,开展各项贴心服务;区科协做好全方位指导,全力推进试点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定制化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区科协积极链接市农科院、市保健协会等专家资源,深入石桥镇组织开展科技助农进乡村果树栽培技术培训、“银龄科普”志愿服务进乡村等活动。区科协定期到石桥镇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乡村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科技魅力、感悟科学原理,发挥展教功能。暑假期间,区科协邀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到石桥镇开展多场“暑期科技小课堂”进基层活动,受到学生及家长欢迎。

  四、抓作用发挥,推动科技惠民。石桥镇科协安排8名优秀“四长”定期到工作室轮流值班,“四长”充分对接上级科技资源,实行点单制,根据群众需求,组织开展系列科普科技活动。农技站站长邀请行业专家,锁定培训农户,开展黄桃种植、水产养殖、海洋捕捞等技术培训,受益农民万余户。依托韩口船员学校,常态化开展船员培训及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培训,提升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学校校长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科普专家,组织开展“科普专家进校园”“暑期科技小课堂进基层”“走进社区科普馆研学”等活动20余场,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水平,受益学生3000余人次。村级爱心驿站每周六开展特色科普活动,提高丰富未成年人知识层次和课余生活,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卫生院院长围绕疫情防控、健康知识等农民关注点发放宣传单、明白纸等万余份,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场次,组织送健康下乡、义诊活动等10余场次,守护群众身体健康。企业负责人累计成立行业合作社7个、行业协会2个,4名负责人被培育成省市级乡土人才,江苏笨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市认定为“双百工程”示范基地。

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