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9月20日上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2023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理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大理州围绕“两城一区 三个走在前”的战略目标定位,以生态为立州之本,坚持保护第一、绿色优先,持续推进绿色革命,统筹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和城乡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洱海保护精准治理。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改善洱海水质、水环境和水生态,推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洱海水质为“优”,全湖水质时隔14年再次实现8个月Ⅱ类,洱海湖体透明度从2021年的1.79米提升至2022年的2.29米,达到近20年最高水平。今年1—8月,洱海水质为“优”,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

  健全机制,激发生态文明建设活力。2022年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2个要点15项改革任务;2023年共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5个要点26项改革任务,已完成改革任务5项,其他各项任务正有序推进。建立洱海保护治理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全力冲刺洱海保护治理“6个两年行动”。

  全力守卫蓝天。今年1—8月,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12个县(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5%,大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2%。

  突出精准治水。全州纳入国控断面18个、纳入省控断面30个地表水水质优良水体比例逐年上升。西洱河四级坝国控断面实现脱劣,全州无劣Ⅴ类水体断面。20个在用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推进净土行动。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排查整治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今年上半年,全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企业446家次,非现场检查29家次,日常检查监管417家次,检查发现和指导整改问题378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6件。深入推进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监督帮扶执法、西洱河四级坝水质达标工作执法检查、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暨生态环境执法帮扶、高考期间“静音护考”环境噪声昼查夜巡行动。持续推进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系统保护,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理州不断探索构建国土空间保护、修复、开发、利用总体格局,生态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州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2个,总面积约52.3万公顷,90%以上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统筹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和实施方案编制。

  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以生态、创新赋能现代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发展,区域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发展、资源整合共享、上下协同联创的发展空间重塑基本成型。

  下一步,大理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