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民营经济是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所在、潜力所在。2024年12月23日,民营企业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民营企业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成果。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既得益于民营企业对广西笃定的投资信心,也是对广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好回馈。“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有沃土滋养,才能更好助推民营企业“拔节而上”。说到底,一个地方对民营企业是否有足够吸引力,还要看其营商环境好不好、长期政策是否稳定、有没有发展潜力。广西有良好的生态和区位优势,市场前景广阔。进一步将广西打造成为民营企业的“强磁场”,推动民营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蓬勃发展,必须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将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到底,推动园区与民营企业“双向奔赴”,让民营企业会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唯有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民营经济成为支撑广西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期“圆桌会”围绕如何让民营企业搏浪广西更有力量进行探讨。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2024年12月下旬召开的民营企业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众多民营企业云集邕城,共享合作机遇,年内新签1996个项目、投资总额5577亿元。如何把签约项目从“纸面”落实到“地面”,形成发展实绩,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期待。

  第一,着眼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宏伟蓝图,树牢和落实“企业为先,服务为本”理念,不断营造投资八桂的浓厚氛围。自觉把民营经济放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化关爱民企、支持民企、帮助民企的鲜明导向,使“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助、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成为强大共识和自觉行动。健全和落实民间资本投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意向投资分析,综合研判项目前景,出台实施更加精准、更加务实的支持政策,让更多具有广西特色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倡导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坚决防范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现象,不断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

  第二,依托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的宏大场景,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推动形成更多的投资实物量。注重政策目标、工具、力度、时机、节奏的匹配,更大力度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促进实施效果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一致。支持骨干型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优化东盟国家市场布局,强化海外投资风险防范,不断在国际竞争中实现项目合作。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项目常态化推介,引导民营企业更加聚焦使用者收费项目,在参与“两重”建设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民间资本项目要素保障,支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用地、用能、用水、用电、环评等保障,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民营企业集聚,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第三,加速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力,组织开展服务民营企业解难题活动,倾力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围绕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加强新老政策有效衔接的宣传解读,推动税费支持、援企稳岗、技能提升等阶段性政策直达快享,促进项目落地更加便捷高效。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机制,加强无还本续贷政策支持,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应贷尽贷”。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一体推进法治民企、诚信民企、责任民企建设,推动项目建设更加平稳有序。综合运用土地、财税、金融、专项债券等政策,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和消化存量住房,促进房地产项目建设回稳向好。组织开展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工作,用好“政企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党政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会商解决问题,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提升项目落地质效。

  民营企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是广西最富活力的市场主体。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统领的各类园区沿海沿边沿江,资源丰富、多项政策优惠迭加,是极具投资价值的热土。民营企业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大会也提出,要同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一道“携手共建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统领的各类园区”。企业好,园区才好;园区强,企业更强。要深挖“活力”与“热土”契合点,促进企业与园区在“双向奔赴”中彼此成就。

  在建设运营上“双向奔赴”。引入民营企业参与园区的建设运营管理在东部地区已有先例。通过园区、国企、民企等多方合作、各展所长,既解决了园区基础建设的巨额资金投入问题,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当前,广西各类园区面临着财政资金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和运营的管理办法,支持利用现有存量土地建设工业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支持投资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园区管理服务市场化改革,积极承担园区环境、公共服务等管理服务事项。

  在管理服务上“双向奔赴”。园区服务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园区服务环境的建设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交互的过程。动态性就是要求提供优质服务环境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交互性就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在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解决困难的互动中提升服务效能。广西要持之以恒优化园区服务,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重点开展园区综合服务改革。一方面,要优化服务供给,着力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尤其是高频服务事项要加快实现入园办理。另一方面,要提升服务质效,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监管一件事”等改革。同时,要做好服务的闭环管理,持续补齐短板、提升园区涉企办事效率。

  在招商引资上“双向奔赴”。《2024中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研究报告》设定的6个入门标准之一,就是民营企业贡献率不低于80%。细数全国百强产业园区,都有若干有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集群支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聚链成群能够形成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的产业竞争力。更好集聚园区产业集群,就要推动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统领的各类园区创新招商模式,探索与企业共建招商团队。一方面,加强与园区民营龙头企业合作,围绕其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诉求,共同组织开展招商,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链的跃迁。另一方面,要加快与专业运营企业合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资源优势,围绕园区重点布局方向,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民营企业直面市场需求、富有竞争活力、善于转化应用,是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西民营企业在前沿技术突破、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表现出色,如广西飓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国内首条氮化镓激光器量产线,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的口腔医疗器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率先攻克ITO靶材“卡脖子”技术难题。广西民营企业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近3年来,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广西籍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

  做活广西高质量发展这盘棋,必须推动创新要素进一步向民营企业集聚,让民营企业会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释放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加大人才要素供给,让民营企业会创新。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要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人才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倾斜支持,提高民营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继续实施首席技术官计划,培养民营企业所需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探索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机制,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需求痛点和技术瓶颈,建立“一对一”科技服务机制。依托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西研究院等平台,积极为民营企业联系对接院士等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大对民营企业招才引智的补贴力度,健全人才引进全周期服务机制。

  加大资金要素供给,让民营企业敢创新。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突出难题。要整合优化支持民营企业研发的财税奖补政策,完善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针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民营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探索开展以“科技项目+投贷保担”相结合的模式,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健康成长。加快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大力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向科技创新服务提供机构购买服务。

  加大技术要素供给,让民营企业能创新。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市场响应速度快、技术需求旺盛,在推动新兴技术、颠覆性技术转化应用上具有先天优势。要大力完善多层次的技术交易市场,加强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和智能匹配,促进高校、院所等技术供给方与民营企业“双向奔赴”。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承担重大攻关项目,承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在科技项目攻关中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支持更多民营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广西率先应用、推广、迭代,加速推动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