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当日,涉事运营商相关工作人员看到报道后回应称:5月4日,管先生前往营业厅先办理补卡业务,因所补手机卡原来留存资料与身份证姓氏不一致无法办理,后选择新办手机卡。对于管先生提及的“刷脸认证”,工作人员解释说:

  对此,管先生表示,所补手机卡确系自己此前实名办理,姓氏不一致或为沟通中说错号码所致。但他强调: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针对其视障情况,提供合情合理便利条件。

  前述工作人员还表示,运营商有为特殊用户提供上门服务的规定,但事发当日为何未及时落实,还需进一步核查。为尽快解决管先生遇到的困难,他们将于今日上门为管先生办理业务。

  据此前报道,5月初,80周岁的管先生在保姆的陪同下,来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的某运营商营业厅,准备办理一张手机卡。

  管先生原本以为,凭借身份证就能顺利办卡,可没想到,在人脸识别环节却卡了壳。“办卡需要刷脸,可我没办法眨眼,根本办不了。”

  管先生无奈地说。由于无法完成刷脸验证,他只能让女婿赶到营业厅,以女婿的名义办理了一张手机卡,再转交给自己使用。

  管先生介绍,自己出生仅八个月时眼部就出现异常,后来眼球缺失,双眼无法睁开,从此成为了盲人。事发当天,他虽未携带残疾证,但眼部残疾的状况肉眼可见。

  明明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了现场,工作人员肉眼也能确认“人证相符”,为何非要依赖软件识别不可?

  5月12日,记者致电涉事品牌运营商所在分公司,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人脸识别是必要程序,旨在防止新开手机卡被他人盗用。而当记者进一步询问,针对像管先生这样的特殊用户是否有其他验证通道时,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在涉事营业厅附近,另一家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办理手机卡需要当事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如是残疾人可持本人残疾证,只需拍照片留档,无需人脸识别。

  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的,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若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应当为其提供其他合理且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国家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