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这又是什么梗?
今天是春节假期结束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交通流量有所增长,高峰时段也将延长。公安交管部门提示广大驾驶人及时关注尾号限行规定,提前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
节后出行警惕“隔夜酒”,前一晚如有聚餐聚会,饮酒要适度,第二天早晨出行切莫心存侥幸,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
节后复工第一天恰逢周三,本市的机动车限行尾号是4和9,本周六工作日不限号。本轮尾号限行将持续到2025年3月30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号牌尾号(机动车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按0号管理)分别为2和7、3和8、4和9、5和0、1和6。
春节假期期间,很多市民的饮食、作息等与日常区别较大,节后通勤中易出现各种生理或心理不适的“节后综合征”表现,进而对交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节后综合征”常导致人们难以迅速从节日的轻松氛围中转换到工作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在驾驶的时候,可能表现为对路况、交通信号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关注度降低,容易错过重要的安全信息,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或复杂路况下,驾驶人可能无法对突发情况做出及时反应。
假期中的熬夜、参加聚会或长途旅行,都会导致身体和精神疲劳。节后返回工作或学习时,这种疲劳感可能仍未完全消除,从而影响驾驶人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可能导致驾驶操作失误、反应迟钝,甚至打瞌睡,从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开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前方路况,接打电话、玩手机、看微信,都会导致驾驶人注意力分散,无法及时发现道路上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因此在开车时务必集中注意力,不做与驾驶无关的事。
“节后综合征”还可能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如焦虑、烦躁或抑郁等。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影响驾驶人的心态和行为模式,更容易做出冲动决策或忽视交通规则,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此外,情绪波动还可能影响驾驶人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流与协作,进一步加剧交通安全隐患。
节日期间的生活作息往往与平时不同,可能导致驾驶人的生物钟被打乱,影响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假期中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娱乐或工作,以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都可能导致驾驶人出现视力问题,如眼睛疲劳、干涩等。而在行车过程中,视力不佳或眼睛疲劳,将难以准确判断路况,做出及时反应。
公安交管部门表示,“节后综合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驾驶人要及时调整。首先要保持规律睡眠,如果条件允许,中午适当进行30分钟左右的午休。另外,可以选择车流量较小的时间上路,减少道路拥堵带来的驾驶压力和疲劳感。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空调调节车内温度,保持舒适的驾驶环境。如果需要长时间驾车,要及时下车活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身体的疲劳和僵硬。
节后道路上的车流量可能较大,容易出现交通拥堵,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等待,避免因急躁而频繁加塞、超车或抢行。如果遇到其他车辆驾驶人的不文明行为或突发情况,不要与其争吵或斗气,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影响驾驶安全。在路上开车如果发生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可通过“交管12123”App中的“事故视频快处”或“事故快处”模块进行处理,快速将车移至路边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减少对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正常出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