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消息面上,美高层前一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将签署行政令,强制要求美国处方药与全球最低价同价,预计药价将立即降低30%-80%。这对于在美国已有药品上市的本土创新药企来说是收入端的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制药公司的收入下滑也会延缓其license-in的脚步。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热门成分股多数回调:百济神州跌超6%,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石药集团跌超3%,药明生物微跌。上涨方面,远大医药逆市涨超8%,月内累计涨幅超35%,STC3141有望为脓毒症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机构认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强制降低药价的消息短期内将冲击全球医药市场,但消息面扰动过去之后,全球药价有望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其他国家的药价可能会上涨,重建全球医药市场格局。

  另一方面,国内创新药行业将在支付端确定性增长、控费端可预测性提升及监管端政策松绑的背景下迎来环比改善,目前仍处于产业加速向上的周期,今年也有强基本面的兑现支撑,迭加低估值属性,在诸多子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从供给侧看,创新药支付端、准入端、投融资端均有望显着改善。医保方面,不论是去年年中医保续约机制的出炉,还是年底的医保谈判,“唯低价是取”逐渐被摒弃,政策面强调“扶植真创新、继续打击伪创新”。与此同时,商保作为医药支付的另一个口子,正在慢慢被撕开。政策面上,《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均强调了商保在创新药领域的应用,并给出了落地的执行意见:丙类目录和商保打通、允许职工医保资金购买商保、险资入场创新药投资等。

  从需求侧看,国内医疗GDP占比持续提升,药品市场逐年扩增。且近两年来,BD交易爆发式增长,大幅催化创新药需求。2024年license out海外大药企的交易占比接近30%,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提升。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全球5000亿美金+的新药市场,有望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方正证券认为,医药行业已经结束2024Q1以来的持续下行趋势,宽基对医药配置有明显提升,市场热情回归。这因为虽然医药行业整体营收相对平缓,但行业变化的亮点显着(估值提升+盈利回归),推动全基配置提升。

  (1)创新药板块系统性估值提升是本轮行业配置回归最大的催化剂,核心是中国创新药企的商业模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第一是龙头公司纷纷进入盈利阶段,第二是研发管线通过BD开始转化成常态化收入因此创新管线进入系统性拔估值阶段,市场开始给予药品公司创新管线)CXO行业业绩改善明显,从2025Q1的营收及利润统计来看,CXO行业表现最为亮眼,收入和利润同比改善非常显着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