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支大妈喜欢看越剧,想春节期间和家人一起看场戏,但腿脚不好不方便出门。”大年初一走访时,裘丹慧在“浙裡兴村治社”APP上的“民情日记”模块记录下这一情况。随后,她与崇仁镇金田老姐妹越剧社业余演出人员李雅绿约好时间,送戏上门。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嵊州调研考察,提出“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寧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眾时强调:“要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

  如今,嵊州基层干部依然保持着写“民情日记”这一习惯。20多年间,“民情日记”从手写笔记发展為线上“民情数据”“民情大脑”,覆盖范围从乡村延伸至城市社区和企业,服务内容从“解决一件事”升级為“解决一类事”。

  “小朋友们,请问月亮真的被猴子捞上来了吗?”上午11点,记者随裘丹慧来到村文化礼堂二层的阅读室,一场亲子阅享会正在进行。

  “孩子回来后,前两天比较新鲜,但新鲜劲儿一过就觉得无聊了,我们也不希望他整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廖远一家平时在广州工作生活,逢年过节才会带孩子回老家。

  “希望图书种类多一点,阅享会形式更多样,增加一些小孩之间的互动小游戏。”在“民情日记”裡认真记下廖远的诉求,裘丹慧与镇裡一合计,联系上嵊州市图书馆。年前,1000册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图书、绘本充实了支滨村阅读室的流通书柜。

  2024年,嵊州全市各级干部累计走访服务群眾23.7万户、企业1.1万余家次,收集民情信息39万余条,解决问题2.5万余个。“民情日记”已成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