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动力澎湃
京津冀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十年,蝶变的精彩在燕赵大地不断延展。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河北以更加奋发有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努力為使京津冀成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河北贡献。
中国星网这家率先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在未来之城开啟了新的逐梦星空之旅,也带动多家卫星互联网產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创新平台奔赴雄安。
目前,除中国星网外,华能总部、中化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矿总部、4所疏解高校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加快建设,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近300家。
京津冀“大冰箱”再扩容。6月4日,总投资10.08亿元的首衡智慧冷链二期项目在高碑店市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首衡高碑店市场的冷链食品存储能力将提高至50万吨,提升京津冀地区的食品保障能力。
快递龙头企业再加码。10月12日,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在永清县正式投运。包括“三通一达”在内的八家快递龙头企业的北方总部或区域分拨中心齐聚廊坊,环京快递服务圈作用凸显。
承接疏解的过程也是增强后劲的过程。河北去年以来引进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实现歷史性突破,既带动了產业,又增加了就业。
在疏解与承接中,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不断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机制体制障碍。
今年5月11日至12日,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天津举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谋深入推进协同发展良策。
自去年三地党政主要领导协商机制建立以来,“要事有统筹、任务有督办、落实有专班”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从决策到落实的完整体系。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產总值51492亿元,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為21791亿元、8191亿元和215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5.4%、4.9%和5.0%。
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伏羲农场”数据指挥中心大屏上,20多公裡外的农田土壤关键数据一目了然。收集这些信息的“神器”,正是在2024雄安未来之城场景匯系列大赛中获奖的產品——土壤养分伽马能谱分析仪。
以雄安為“原点”,场景匯获奖產品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北斗+室分”地下定位导航系统在雄安15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完成部署,“伏羲农场”等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在邯郸、沧州落地,服务机器人、近零碳办公园区和绿色校园、智能网联充电等场景正以项目形式在全省落地。
打破“蛙跳”现象,河北努力畅通“京津研发、河北转化”通道,推动產业体系嵌入京津创新体系。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371.2亿元,同比增长52.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聚焦交通、生态、產业等重点领域,三地携手持续发力突破。
“厂通路这回线时,家住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张媛媛乘坐的车辆第一个驶上刚通车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向河对岸的北京市通州区奔去。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如今,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推动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野生鸟类达28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0种,“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连续三年被观测到育雏。
从签约入驻到厂房选址再到设备安装,不过10个月时间,天津千鑫有色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南山汽车產业基地的一期项目便开始小批量生產。“两年时间内,预计一期项目实现年產值4亿元以上。”该公司董事长王志忠对此信心满满。
京津冀共同打造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6条重点產业链,其中河北牵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產业保持较快增长,链式效应进一步强化。
在全局上谋势,於关键处落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支撑、生态支撑、產业基础持续夯实,為区域发展带来充沛能量。
近日,一对年轻的夫妻隔着手术室的玻璃,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这对夫妻有一个可爱的女儿,1岁4个月大。不久前,孩子查出患有罕见的血管畸形,治疗难度很大。
孩子住进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两天后,宣武医院专家曾高从北京来到石家庄為她成功做了手术。
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群眾更有“医靠”。目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户河北。京津冀医联体增至70个,实现设区市全覆盖。今年以来,医联体共有708名京津专家来冀开展诊疗服务。
近日,一节跨越京雄两地的“双师课”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开讲。青年教师张小涵打开智慧教育平台,通过远程连线,与身处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资深教师龚丽合作讲课。两地学生相互啟发、共同进步。
优质教育资源“跨省过河”。截至今年9月,246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370所学校开展跨省办学合作,河北高校与京津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日前,保定市民李明峰一早坐火车到北京西站,到地铁进站口时刷了一下社保卡,坐上了北京地铁。到了北京城市图书馆,他又通过刷社保卡,顺利借到了图书。
李明峰手中的社保卡,就是实现京津冀三地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的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不论是乘坐公共交通、旅游观光,还是就医购药、文化体验,持卡人都可以享受“同城待遇”。
“住在这裡感觉像在家裡一样,我非常享受这样的养老生活。”北京老人滕秀明,到位於廊坊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养老后,经常参加文娱活动,认识了很多同龄朋友,日子过得充实多彩。
“医”路畅通,為许多在河北养老的京津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三地互认。河北与京津同级别医院实现住院医保报销同标准、同待遇。
政策给力、供给多元、服务优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津老人到河北养老。来自省民政厅的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到河北康养的老年人已超过16.7万人。
金融作為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新质生產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河北统筹推进抓党建、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多措并举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裡”的问题,在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為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经验。…
人民网石家庄11月9日电 (商帆)“没想到有关部门这麼重视我的留言建议,全方位整改了。满意!”11月8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网民吴先生在接到人民网回访电话时高兴地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