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债基“隐秘往事”:终究摔在自己挖的“坑”里
2. 该私募机构成立于2014年,最近披露的管理规模区间为5~10亿元,备案产品策略多元,包括主观多头、指数增强、商品期货CTA、中性对冲、全球配置、固定收益等策略。
3. 该私募机构因违规行为引发投资者投诉,最终被取消协会会员资格、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产品备案六个月。
有些“头脑”灵活的固收型私募却活得十分滋润,他们用创新的方法“满足”市场潜在需求,和不同圈层的人士达成默契,再用独特的思路去管理产品。
这不,最新的行业自律文书,就揭晓了此类“全能”机构的一种“归宿”:投资暴雷、产品曝光、“有司”出手规范。
日前,一家名为上海XC私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化名,以下简称“全能私募”)的机构,收到基金业协会的《纪律处分决定书》。
备案资料显示:该私募机构成立于2014年1月,目前全职员工人数9人,最近披露的管理规模区间为5~10亿元。
从备案产品来看,这家不及10亿元规模的私募,产品策略十分“多元”,包括主观多头、指数增强、商品期货CTA、中性对冲、全球配置、固定收益等策略。
据私募排排网,上述私募机构的打榜产品成立以来超额收益显着,但截至2023年6月末存续规模低于500万元。
另外,根据资事堂获得的相关渠道资料显示:该私募机构的实控人周某某号称拥有丰富的高频交易经验,组建高频程序化交易团队。曾任国内知名证券公司自营部门投资经理。
但在中基协备案资料中,他的职业经历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先后在上海创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元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
私募排排网显示:该私募机构还有一位投资总监是党某某,党某某曾担任湖北一证券金融衍生品部投资经理,上海一券商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总部投资总监,具有多年期权、期货、股票中高频程序化交易经验。
具体来说,协会罚单显示:该全能投资机构旗下的“XX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投资某债券资产时,存在明显违规行为。
文书披露,当该机构准备投资的某个债券的发行人已发布公告说明因营收大幅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主体及相关债券被列入可能降级的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等负面信息。在标的资产信用不佳的背景下,该私募机构的债券投决会认为该债券符合入库准则,并同意入库。
其一,在管产品投资某债券,其发行人信用评级下调,公告召开债权持有人会议并于会上审议变更相关债券兑付方案的议案。该私募机构未向投资者披露上述事宜。
其二,在管产品“XX晨光私募债券投资基金 1号”(以下简称晨光 1号)部分投资者与产品投资债券的发行人存在关联关系,该机构未向晨光 1号的其他投资者披露该信息。
根据投资者投诉信息,该私募机构在管产品“XX阳光私募债券投资基金2号”在募集过程中,杭州泓X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了产品推介,并负责与投资者沟通产品信息。
协会文书还透露出,他们确认的事实有该私募机构提供的债券入库准则、债券入库分析报告、债券入库投决会文件、相关公司公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信息、多名投资者提供的情况说明等证据予以确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足以认定。
鉴于该机构存在的基本事实、情节和审理情况,根据《基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三项,《私募基金监管办法》第二十九条《会员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实施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协会决定对其作出以下纪律处分: